刚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她,你可能没听说过……一
美国女诗人露易斯·格丽克
瑞典学院再度给出了出人意料的选择
北京时间10月8日19时,2020诺贝尔文学奖揭晓,露易斯·格丽克以“无可辩驳的诗意般的声音”获得今年的荣誉,瑞典学院认为她“用朴素的美使个人的存在变得普遍”。
露易斯·格丽克生于1943年,其祖父是一位来自匈牙利的犹太移民。虽然在血缘上属于犹太民族,但格丽克认为自己的诗和语言之根是英语及其文化传统。
格丽克的母亲不仅热爱文艺,而且对两个女儿都有热切希望,一旦看到她们表现出某种特长,就会引导她们发展,甚至不惜“拔苗助长”。格丽克三岁就开始阅读,在小学就开始写诗。从1968年开始发表《头生子》开始,格丽克迄今已发表了10余部诗集。她的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寓言诗,另一类是深度剖析自己的自白诗。
露易斯·格丽克曾获美国桂冠诗人称号(2003-2004),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全国书评界奖、波林根奖等,代表作为获得普利策诗歌奖的《野鸢尾》。《野鸢尾》可以看作诗人创作的一个分界。
在之前的几本诗集《头生子》《沼泽地上的生活》《下降的形象》《阿基琉斯的胜利》《阿勒山》中,寓言诗比较少,典故只是生硬地“镶嵌”在诗中,自我剖白的内容占了主宰的地位。而《野鸢尾》则以寓言诗为主,诗人在其中不仅化身为野花野草,而且化身为“季节之灵”“时光之灵”和“万物之灵”,以万物的立场讲述它们自己的寓言化命运。
2016年,格丽克的诗合集《月光的合金》《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出版。《月光的合金》收录了格丽克的四本诗集,《野鸢尾》《草场》《新生》《七个时期》,均为成熟期的重要作品;《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完整收录了格丽克的《阿弗尔诺》和《村居生活》两本诗集,并收录早期五本诗集《头生子》《沼泽地上的房屋》《下降的形象》《阿基里斯的胜利》《阿勒山》的精选之作。
继2019年得主彼得·汉德克后,这是世纪文景连续第二年命中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露易斯·格丽克此前并未出现在媒体和博彩公司的热门预测人选之中。
去年,中国作家残雪首次进入热门候选人名单,引发国内书迷不少热议。在今年英国博彩公司的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上,残雪再次入榜前十。此外,热门人选中依然包括了长年陪跑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今年9月获得素有诺奖风向标之称的卡夫卡奖的米兰·昆德拉也被视作热门人选。但瑞典学院意料之中地跳过了这些一贯的热门人选。获奖的露易斯·格丽克是继去年颁发的2018年得主奥尔加·托卡尔丘克之后的又一位女性得主,也是继鲍勃·迪伦之后的又一位北美诗人。
在所有诺贝尔奖中,文学奖可能是大众热情最高的,同时,文学奖也是最难以预测的。尽管每年博彩公司都会发布一连串赔率榜单,开奖之前,关于哪些作家“获得提名、入围诺奖”的消息总是传得沸沸扬扬,但实际上,诺贝尔文学奖并不公布所谓提名、入围名单。“提名”是由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各国文学评论家、大学中文系教授等提供名单。比如,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就在领奖时邀请了提名他的复旦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陈思和同行。
颁发诺贝尔文学奖的机构是瑞典学院,每年文学奖揭晓时间一般固定在10月第二个周四的北京时间19时。1786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模仿法兰西学院创立了瑞典学院,宗旨为保证瑞典语言的“纯洁、力量和庄严”。1901年起,瑞典学院被委派了一项重任,那就是负责评选和颁发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学院院士现有18人,终身制,各院士历史和背景均不同,并非都是文学背景出身。评选诺贝尔文学奖的流程为每年从18名院士中产生5人担任诺贝尔文学奖初选委员会,评委会每3年换届一次,也可连任。去年10月17日,瑞典学院院士、著名汉学家马悦然去世,因此,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也是近30多年来首次没有熟悉中国文学的评委参与的一届。
中国网友形容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常会调侃“瑞典学院那帮老头”,但其实瑞典学院院士有男有女,年龄不一。2018年,瑞典学院发生一起丑闻导致当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未能颁发。为恢复诺贝尔文学奖的声誉,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经历了自1901年以来的最大调整。评委会中增加了5名外部专家,他们在评选过程中也拥有发言权和投票权。最终,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奥地利剧作家彼得·汉德克。
文章来源:《文学评论》 网址: http://www.wxplzz.cn/zonghexinwen/2020/1010/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