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让“开放”焕发文学评论的生命力 ——“
“文学评论是多样性的,特别是现代环境下,如果纯粹走一条学院派的路,进行严格的规范,会窒息文艺评论的生命力。品读大赛提倡的,也可能是一种新概念,或者是无概念、广概念,它的概念没有过于清晰的外延,这样的评论方式,这样的探索,也许更有意义。”在“与25部经典的上海相遇——2021~2022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的启动发布会上,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王伟对此项大赛提出了新的期许。
“与25部经典的上海相遇——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由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发起、主办,上海市作家协会华语文学网承办,每两年举行一次,旨在品读经典,传承文脉。2015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第四届大赛定于2021年11月到2022年10月举行。
对于王伟提出的“文学评论的多样性”,专家们也表示了赞同。“我喜欢斜杠青年,也喜欢斜杠式的文学批评。”大赛终评委、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纪人希望参赛作品是“开放”的,“我们希望他们不要就事论事,完全局限于这个作品本身,可以适当地放开一点,把作品放在一个大的维度里去评论。”
而这种“开放”,在大赛复评委主任、上海巴金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立民看来,是文体的打开,“我们不希望征文作品都是固定在一种表述方式上,以文学发展基金会和作家协会为主导的征文比赛,在文体、叙述方式上应该更丰富一些,更打开一些,变得多种多样,五彩绚烂。”
本次大赛,专家们选定了新的25本经典作品供参赛者品读评论,据周立民介绍,此次选取的标准,仍坚持一贯的原则,即经典大家、名作名篇,但又呈现出鲜明的特色。
第一个特色是有好几篇是关于鲁迅的,因为今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全国的学术界,甚至海外汉学研究界都在举行纪念活动,所以今年的篇目里除了鲁迅本人创作的《铸剑》之外,还有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冯雪峰的《鲁迅的回忆录》,巴金的《怀念鲁迅先生》,“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来切入鲁迅先生”。
第二个特色是体现上海这座城市的地域特色和文脉延续。比如阳翰笙的《万家灯火》,于伶的《夜上海》,夏衍的《上海屋檐下》,穆时英的《上海狐步舞》,都是以上海为题材,或者以上海为背景创作的,也是历史上的名篇。“上海是中国新文学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新文学光辉灿烂的重要大本营,很多作家都跟这座城市有关,跟这座城市的出版有关,跟这座城市的文学活动有关。在这个大赛里增加这样的元素,其实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基本精神的理解,现代文学精神的形成和融汇过程中,上海这座舞台到底贡献了什么?它在里面体现了什么?这也是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
第三个特色是加重了非虚构创作的元素,“非虚构作品,或者以散文为主的作品,也是新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成就之一。这次选的篇目,如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陆蠡的《囚绿记》,都是现代散文名篇。对于这些作品的解读,可以把握现代文学的另一方面或者另一种表达,看看里面传达出一种怎样的现代文学精神,这也是我们大赛应该不断拓展的。”
周立民希望,在解读这些作品的时候,不仅仅应该把它看作一个技术性的文本,更应该感受到中国现代文学的精神,感受到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所确立的精神传统和价值追求。
大赛终评委主任孙颙指出,我们不能忽视自己的瑰宝,专家们做选目实际是有挖掘的意思。这次挖出来的,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还挖掘了一些以前不太说的,如施蛰存的《石秀》,穆时英的《上海狐步舞》,端木蕻良的《鴜鹭湖的忧郁》,“这些因为各种原因被埋没的文学经典,现在把它拿出来,让青年学子或者更多的人读,对我们文学的未来,是非常有意义的”。
与此同时,作为前三届大赛的成果,《2015~2020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获奖作品集》也于近日出版。该书主编王纪人道出了举办此项大赛以及出版这部作品集的宗旨:“举办品读文学经典大赛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正本清源,利用后信息时代网上阅读的方式,来推动青年人走进中国近现代文学的优秀作家和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品位和阅读经典的良好习惯。好的批评不仅是联系作家作品和受众之间的桥梁,而且起着纠正读者鉴赏力的作用,这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文章来源:《文学评论》 网址: http://www.wxplzz.cn/zonghexinwen/2022/0301/956.html